中文名称:岩土力学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创刊时间:1979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42-1199/O3
国际刊号:1000-7598
邮发代号:38-383
刊物定价:820.00元/年
出版地:湖北
时间:2024-06-18 10:49:45
摘要:本文探究了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技术在某建筑地下工程与屋面工程中的应用。在施工前进行基面清理,保证基面干净、平整、湿润。将防水卷材底部隔离纸撕开后,将现场制备的水泥凝胶均匀涂刷在防水卷材上。然后采用抬铺法完成防水卷材的铺贴,并通过辊压排气的方式提高防水卷材以基面的贴合效果。对搭接部位进行回刮封边处理,避免出现翘曲情况。完成铺贴施工后进行成品保护,提高了建筑地下室和屋面的防水效果。
基于CPS反应粘合技术的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利用水泥凝胶在固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和物理交联协同作用,在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形成了“互穿网络”界面结构,使得防水卷材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混凝土基面上,不仅更加牢固,而且防水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进行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中,前期的基面清理、中期的防水卷材铺贴以及后期的成品保护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只有落实精细化施工管理,才能发挥自粘式防水卷材的应用优势,切实提高建筑整体防水效果。
1、工程概况
某新建住宅小区13#楼占地面积5 408.3 m2,建筑高度72.7 m,共22层。其中,地下2层,为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20层,为居民住宅。建筑主体部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部分为筏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6度。考虑到传统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容易出现空鼓、发泡等质量问题,尤其是接头、封边处容易发生渗漏,因此在本工程中创新性地使用了CPS反应粘合技术。地下室与屋面防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两道1.5 mm厚的CPS反应粘防水卷材。
2、地下工程中自粘式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
建筑地下工程中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流程包括基面清理、测量放线、水泥凝胶制备与防水卷材摊铺等步骤,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筑地下工程中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流程
2.1 基面清理
混凝土基面凹凸不平或存在浮灰等杂物,会导致防水卷材的粘结效果变差,因此在正式铺贴自粘式防水卷材前应进行基面清理。施工人员使用刀片、铲子等将基面的凸起物铲平,对于局部凹陷部位可使用水泥砂浆填平,使基面整体上保持平整,高度误差控制在5 mm以内。同时,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基面冲洗,一方面可以清洗表面的灰尘,进一步提高基面清洁效果;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湿润基层混凝土的作用,为自粘式防水卷材与基面混凝土更加紧密的贴合提供有利条件[1]。在完成上述清理任务后,施工人员参考施工方案在基面上弹出参考线,并标记防水卷材铺设的方向。复核参考线,确认无误后等待铺贴防水卷材。
2.2 水泥凝胶的配制与涂刷
为了提高自粘式防水卷材与基面的贴合效果,需要在防水卷材的底面涂刷一层水泥凝胶。本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凝胶使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水按照2:1的质量比配制,首先向电动搅拌机中加入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然后按照配合比加水,浸泡20 min后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8~10 min,以泥浆均匀,表面无气泡为宜。为了提高水泥凝胶的使用效果,要求做到现配现用,制备完毕的水泥凝胶需要在6 h内使用完毕。静置超过2 h,再次使用前要重新搅拌,避免水泥凝胶出现泌水、离析等情况。施工人员撕掉自粘式防水卷材底部的隔离纸,使底面朝上,将水泥凝胶均匀涂刷在防水卷材的底面上,并使用抹子刮平,平均厚度为2 mm。
2.3 自粘式防水卷材的铺贴
常用的自粘式防水卷材铺贴方法有“滚铺法”和“抬铺法”两种。本工程中使用抬铺法,根据前期准备阶段在基面上弹出的参考线,确定防水卷材的铺贴位置。由2~4名施工人员将涂刷了水泥凝胶的防水卷材抬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将防水卷材翻转,使涂刷有水泥凝胶的一面朝向基面,轻轻放下使其扣合在基面上。按照顺序依次完成其他防水卷材的铺贴,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要做搭边处理,避免接缝处发生渗漏,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 mm。
2.4 辊压排气,收头封边
由于水泥凝胶自身含有气泡或者施工处理不当,铺贴防水卷材后在卷材与基面之间不可避免含有少量的空气。本工程中采用辊压法将气体挤出,进一步提高防水卷材与基面的贴合效果。按照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单方向辊压,同一位置至少辊压3遍,保证排气彻底[2]。在排气之后进行收头封边,对于搭接处需要将上层防水卷材的底部隔离纸和下层防水卷材的顶部隔离纸同时撕开,中间涂抹水泥凝胶,然后搭接、辊压,回刮封边,处理方式如图2所示。
2.5 成品保护
在地下工程的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进行2~3天的成品保护。可根据环境温度灵活调整保护时间,通常情况下气温越高,水泥凝胶的干固速度越快,需要的养护时间越短。成品保护期内,原则上不允许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进入的,应当穿软底鞋,以防破坏防水层。由于本次工程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是在夏季进行,在高温天气下采用了麻袋覆盖的方式,避免防水层暴露。
图2 卷材搭接收头示意
3、屋面工程中自粘式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
本工程屋面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基面清理、节点密封、定位弹线、铺贴防水卷材以及成品保护等步骤,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屋面所用的CPS反应粘湿铺防水卷材有单面粘和双面粘两种类型,厚度均为1.5 mm。另外像铁铲、扫帚、搅拌桶、壁纸刀、压辊等施工所用的工具、材料也要提前准备。
图3 建筑屋面工程中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流程
3.1 基层清理,节点密封
在铺贴防水卷材前,施工人员使用铲子等工具进行屋面基层清理,对于凸起的小砾石等应当铲平,对于局部孔洞应使用水泥砂浆填充。在保证基面平整后,使用扫帚清理表面的碎屑、浮灰,并洒水使屋顶基面混凝土湿润。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对屋面的节点细节进行密封和加强处理,如檐口、阴阳角、出水口等[3]。以檐口为例,在保温层之上使用轻集料混凝土做找坡层,最薄处厚度为30 mm。在檐口铺一层密封胶封严后,在密封胶上部封盖一块钢板压条,然后打入射钉进行加固,提高檐口密封效果,防止局部发生渗漏,檐口密封处理如图4所示。
图4 屋顶檐口密封处理示意
3.2 配制水泥凝胶
水泥凝胶作为粘结自粘式防水卷材与屋面混凝土的中间材料,对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本工程中使用P.042.5水泥制作水泥凝胶,水泥材料的技术指标见表1,标准值参考《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20)》。
表1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
经检查水泥质量不存在问题后,将水泥与水按照4: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在电动搅拌机内搅拌10 min左右,观察到成腻子状后即可停止。考虑到本工程为夏季施工,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为了防止水泥凝胶在高温环境下过快干燥,在制备水泥凝胶时还加入了少量的保水剂。水泥凝胶制备完成后暂存于桶中,在6 h内使用完毕[4]。
3.3 弹线试铺
在制作水泥凝胶时,施工人员同步进行定位弹线工作。参考施工图纸在屋面基层上弹线,确定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向。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在准备妥当后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防水卷材的试铺,在遇到檐沟、排水沟时沿着其方向铺设,最大程度上减少卷材的重叠,节约施工成本。
3.4 大面积铺防水卷材
试铺结束后未发现质量问题,开始进行大面积铺贴。施工人员将自粘式防水卷材打开后,用壁纸刀轻轻隔开隔离纸,用脚踩住隔离纸后向前滚动防水卷材,然后将准备好的水泥凝胶倒在防水卷材的中间位置。使用刮刀从中间向两侧将水泥凝胶摊开并涂抹均匀,保证水泥凝胶的平均厚度为2.0 mm。同样采取“抬铺法”完成第一幅防水卷材的铺贴,然后通过辊压方式排出空气,让防水卷材能够完全贴合到屋面上。在铺贴下一幅防水卷材时,对于搭接部位需要将下层防水卷材的上部隔离纸抽掉,然后再搭接、挤压,回刮封边,以提高搭接部位的密封和防水效果[5]。考虑到屋面防水材料长时间处于烈日暴晒环境下,为了提高防渗效果和延长防渗时间,本工程中的屋面防水采用了双层防水卷材。第1道工序采用湿铺法,材料为CPS反应粘防水卷材(双面粘),第2到工序采用干粘法,材料为为CPS反应粘防水卷材(单面粘),如表2所示。
表2 屋面工程的防水层做法
3.5 养护
完成屋面防水材料的铺贴后,施工人员进行检查。观察防水卷材有无褶皱、起泡、卷曲、翘边等情况,如果有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检查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 mm。经检查确认不存在质量问题后,进行2~3天的养护。在未进行保护层施工前,不得将施工工具或材料对方在防水层上,以防破坏防水层;在施加保护层时,如果发现防水卷材表面有污染情况,要使用干净的湿抹布进行清洁。
4、结论
CPS反应粘结湿法铺设防水卷材,让水泥凝胶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基面的毛细管或空隙中,形成“卯榫”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在基面上的粘结强度。同时水泥凝胶还能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提高了防水性能。因此,这种自粘式防水卷材在现代建筑的地下室和屋面等部位的防水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人员在熟悉其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对基面处理、卷材铺贴等工序加强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建筑防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朋飞,卢锡嘉,罗志远.预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HDPE)施工技术浅析[J].四川建筑,2022(6):262-263.
[2]赵东菊,孙荣喜,田令.基于防水通用规范的地下工程底板防水做法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23(8):31-34.
[3]彭磊,胡永文,莫晗松.地下室底板高分子自粘性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施工技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2):58-60.
[4]车晓义,赵二华.建筑工程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湿铺法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9):100-102.
[5]杨雁妃.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施工———以地下室底板施工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3(8):66-67.